留学生在新加坡就业的难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有一定挑战,但也存在很多机会,具体分析如下:
有利因素
就业市场需求大 :新加坡人力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的职位空缺数量高达 81,200 个,就业市场远未饱和。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拥有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如 600 多家金融机构等,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
政策支持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多项针对留学生的就业政策,如为月收入不低于 3 万新元的外籍人士发放 5 年期工作签证,并允许家属寻求就业;未达薪资标准的特定领域优秀候选人可通过海外网络与专长通行通道获得长期签证 。对于在新加坡公立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政府会提供政府津贴,学生毕业后需为新加坡服务三年或以上 。
教育体系与就业衔接紧密 :新加坡的学校注重与企业的联系,会提供很多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所需技能 。例如理工学院教育就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其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
留学生自身优势 :新加坡是双语国家,留学生具备双语优势 。同时,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开阔了国际视野,培养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综合素质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
挑战因素
工签政策门槛提高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新加坡 EP 工签政策调整,金融服务行业月薪要求从 5500 新元调整至 6200 新元,非金融服务行业薪资标准从 5000 新元提高到了 5600 新元。Compass 打分系统的评分标准也有所调整,虽然加分院校数量有所增加,但也需要留学生关注自己所在院校是否在加分名单内。
竞争激烈 :新加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2024 年新加坡的留学生已达 5 万人之多,其中中国学生占了 1/3 。这些留学生以及新加坡本地学生,共同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导致竞争较为激烈。
院校及专业差异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公立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而私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相对较大。从专业来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热门专业的留学生更容易就业,而一些相对冷门专业的学生可能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语言及文化差异 :虽然新加坡华人较多,但工作语言主要是英语,对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留学生需要适应从 English 到 Singlish 的转变。此外,文化上的差异也可能给留学生在工作中带来一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