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留学中介合同时,明确甲乙方权利义务、服务内容、费用及违约责任是核心。以下是 2025 年留学中介合同签订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合同主体信息(甲乙方基本信息)
甲方(中介机构)
- 需具备合法资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 “教育咨询”“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等,2017 年后该业务无需行政许可,但需在教育部 / 地方教育厅备案)。
- 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营业执照与合同公章需一致)。
乙方(申请人 / 监护人)
- 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若为未成年人,需监护人签字并注明与申请人关系。
二、合同核心条款
1. 服务内容与范围(重中之重,需详细明确)
- 具体服务项目(逐项列明,避免模糊表述):
- 院校及专业选择(数量、国家 / 地区范围,是否包含保底校、冲刺校?);
- 文书服务(文书修改次数、是否包含简历 / 推荐信 / 个人陈述?是否原创?);
- 申请材料审核(如成绩单、语言成绩、背景提升建议等);
- 网申提交(是否包含递签、住宿申请等后续服务?);
- 附加服务(如面试辅导、签证指导、行前培训等,是否额外收费?)。
- 服务期限:明确起始时间(如签约日至拿到最终录取 / 签证日)。
2. 费用及支付方式
- 费用明细:
- 基础服务费(总额、分阶段支付节点,如签约时付 50%,拿到录取付 30%,签证通过付 20%);
- 成功费 / 奖学金奖励(若申请到 TOP 院校 / 奖学金,是否额外收费或退费?);
- 第三方费用(如申请费、邮寄费、公证费等,需明确是否由乙方承担)。
- 退款条款(需明确触发条件):
- 若未获得任何录取,是否全额 / 部分退款?
- 若乙方中途解约,已产生费用是否可退?
- 因中介失误(如材料延误、信息错误)导致申请失败,是否赔偿?
3. 双方权利与义务
- 甲方义务:
- 保证服务专业度,不得转包给第三方;
- 及时告知申请进度,不得隐瞒关键信息;
- 保护乙方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泄露材料。
- 乙方义务:
- 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
- 按时支付费用,配合中介流程;
- 若因乙方材料造假导致拒录,中介不承担责任。
4. 违约责任
- 甲方逾期提供服务、服务质量不达标,乙方可要求违约金或解约;
- 乙方擅自终止合同,需承担已产生费用及违约金。
5. 争议解决
- 协商不成时,约定管辖法院(一般为甲方所在地法院)或仲裁机构;
- 明确适用法律(如《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注意事项(避坑关键)
- 警惕 “保录取” 陷阱:
- 任何中介承诺 “100% 录取”“保 TOP30” 均不合法,需在合同中明确 “保录” 的具体定义(如 “未录取则退款”,但需排除乙方材料虚假等情况)。
- 文书版权与原创性:
- 注明文书为原创,禁止抄袭;乙方有权保留文书版权,中介不得擅自使用。
- 明确 “不可抗力” 条款:
- 如因疫情、政策变动、学校申请规则调整等导致申请延误,双方互不担责。
- 附件与补充协议:
- 服务清单、收费明细、沟通记录(如邮件 / 微信)可作为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效力;
- 任何口头承诺需落实到书面补充协议并签字盖章。
- 审核中介资质:
- 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网(www.jsj.edu.cn)查询中介备案信息,避免选择无资质机构。
四、签约流程建议
- 前期沟通:明确需求(如申请国家、专业、预算),要求中介提供服务方案及案例参考。
- 草案审核:请律师或有经验的人协助审查合同,重点关注服务细节、退款条款和违约责任。
- 签署与留存:
- 合同需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骑缝章确认;
- 保留纸质原件,同时留存电子版(扫描件)及付款凭证(发票 / 收据)。
五、法律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地方关于留学中介服务的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建议优先使用当地教育局或消协发布的示范合同文本,降低法律风险。签约前务必逐条核对条款,避免模糊表述,确保双方权利义务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