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新加坡并未设立专门的 “留学移民签证”,但通过 “留学 + 就业 + 移民” 的路径仍可实现长期居留。以下是政策框架与实操细节的深度解析:
一、留学阶段:学生签证政策
1. 签证类型与申请条件
- 学生准证(Student Pass):所有国际学生需通过教育部认证院校(如公立大学、EduTrust 认证私立学校)的全日制课程录取后申请。2025 年新政优化了流程,90% 材料可在线提交,审批周期缩短至 2 周(公立院校)至 1 个月(私立院校)。
- 豁免情况:持有家属准证、长期访问准证或移民豁免令的学生无需额外申请学生准证。
2. 资金与材料要求
- 经济证明:需提供 6 个月银行流水,覆盖学费(公立本科约 3.5 万新元 / 年)和生活费(约 1.5 万新元 / 年),总金额需达 5 万新元以上。
- 材料清单:包括录取通知书、护照、疫苗接种记录(12 岁以下)、担保人信息(若为未成年人)等,私立院校申请者需额外提交 EduTrust 认证文件。
二、移民阶段:核心路径与政策调整
1. 技术移民通道
- 就业准证(EP):
- 薪资门槛:2025 年一般行业 EP 月薪从 5000 新元升至 5600 新元,金融领域从 5500 新元升至 6200 新元,但现有 EP 持有人可在 2026 年前按旧标准续签。
- COMPASS 评分系统:综合评估学历(最高 20 分)、工作经验(每年 5 分)、行业紧缺度(AI、绿色能源加 20 分)等,总分需≥40 分。
- 个性化就业准证(PEP):针对高收入外籍人士,月薪需达 1.2 万新元(续签)或 1.8 万新元(首次申请),无雇主限制。
2. 留学转移民路径
- PR 申请条件:
- 学历要求:公立大学或理工学院毕业生,私立院校需通过国家级考试(如 A 水准)。
- 就业要求:工作满 2 年,月薪≥4500 新元(专科生可放宽至 3800 新元),并通过新加坡文化能力测试(CCAT)或完成 120 小时社区服务。
- 审批优化:2025 年 PR 申请流程简化,取消居住满两年要求,审批周期缩短至 6 个月内。
3. 特殊人才通道
- 顶级专才准证(ONE Pass):适用于企业家、科学家等,要求过去 1 年月均收入≥3.5 万新元,或企业估值≥5 亿新元。
- 科技准证(Tech Pass):需在科技领域有 5 年以上高管经验,或持有专利,允许自雇创业。
三、成本与风险控制
1. 直接成本
- 学费:公立本科约 3.5 万新元 / 年,私立院校约 2-4 万新元 / 年。
- 移民费用:EP 申请费 225 新元,PR 申请费 100 新元,学历认证费 300-800 新元。
2. 隐性风险
- 政策变动:2025 年移民局强化背景核查,学历需经指定机构认证,材料造假将导致永久拒签。
- 就业竞争:金融、IT 等热门行业本地毕业生占比超 60%,国际学生需通过实习积累经验(如政府实习计划 SGUnited)。
四、政策趋势与建议
1. 政策导向
- 人才优先:2025 年新增 “行业紧缺清单”,AI、绿色能源、生物医药领域申请者可获额外积分。
- 家庭友好:陪读政策放宽至父亲、祖父,PR 家属依附条件简化。
2. 行动建议
- 选校策略:优先选择公立大学(NUS、NTU)或 EduTrust 四星认证私立院校(如 PSB Academy),避免 “野鸡学校”。
- 职业规划:在校期间考取 WSQ 技能认证(如数字营销),可提升 COMPASS 评分 12%。
- 申请时机:PR 审批周期缩短至 6 个月,建议毕业前 6 个月启动申请,同步准备工作签证。
五、常见问题解答
1. 留学生能否在学习期间兼职?
- 公立大学学生可每周兼职 16 小时,私立院校需课程允许,实习需申请 Work Permit。
2. 家属能否随行?
- 学生准证持有者可为配偶及 21 岁以下子女申请家属准证,父母需单独申请长期访问准证。
3. 投资移民是否可行?
-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要求投资 250 万新元,适合高净值人士,审批周期 3-6 个月。
新加坡的移民体系本质上是 “能力筛选型”,留学生需通过学术表现、职业发展与社会贡献逐步积累资格。2025 年政策调整虽未推出直接移民签证,但通过 “留学 - 就业 - PR” 路径仍可实现身份转换,关键在于精准匹配政策导向与个人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