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留学中介行业的收入水平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不同机构类型和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以下从行业整体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技术影响及地域差异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行业整体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
根据行业预测,2025 年中国留学中介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约 15%。这一增长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
- 留学需求持续释放:2025 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 13.9%,家庭对国际化教育的投入意愿增强。尽管美国、英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地政策收紧(如美国恢复标化考试要求、英国保证金上调至 1483 英镑 / 月),但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因性价比优势成为新增长点,预计占比提升至总留学人数的 22%。
- 服务链条延伸:传统申请服务收入占比下降至 41%,背景提升(科研项目、名企实习)和海外资产配置等衍生业务增速达 34%,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头部机构如新东方、启德等通过 “基础申请 + 学术辅导 + 职业规划” 三层服务体系,客单价从 2020 年的 3.2 万元攀升至 2024 年的 6.8 万元。
- 技术降本增效:AI 选校系统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28% 跃升至 2025 年的 45%,区块链技术使学历认证成本降低 45%,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例如,立思辰留学的 “AI + 大数据” 智能选校平台覆盖全球 3000 + 院校,将文书处理时间缩短 72%。
二、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头部机构占据高端市场
行业呈现 “金字塔” 分布,头部 5 家机构(新东方、启德、金吉列等)合计占据 38% 市场份额,其中高端定制服务(如保录取、背景提升)毛利率超过 50%。以新东方为例,其 2025 财年三季度留学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4%,高端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头部机构的收入优势源于:
- 资源壁垒:与海外院校建立直接合作,如启德教育与全球 98% 的 TOP100 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可获取高额返佣。
- 技术投入: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15%,开发智能选校、文书优化等工具,服务效率较传统中介提升 50% 以上。
- 品牌溢价:高端定制服务客单价达 15-30 万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 万元)。
中小机构则面临严峻挑战:
- 价格战挤压利润:在线平台(如留学云)推出 “零中介费” 模式,通过院校返佣和增值服务盈利,导致传统中介佣金率从 15%-20% 降至 8%-12%。
- 合规成本上升:2025 年《留学中介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实施,要求机构披露合作院校返佣比例、申请失败退款细则等 22 项信息,预计 15% 中小机构因数据造假被淘汰。
- 人才流失:顾问年均流动率达 31%,中小机构因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留住核心人才。
三、政策与技术重构行业生态,收入结构加速转型
- 监管趋严与合规成本:
- 教育部推行 “白名单制度”,要求中介机构缴纳 50 万元备用金,并定期公示服务数据。2025 年拟实施的《留学中介信用评级体系》将淘汰 15% 合规不达标机构,行业集中度 CR10 有望提升至 58%。
- 头部机构凭借资金优势更易满足合规要求,而中小机构可能因成本增加被迫退出市场。
- 技术驱动的模式变革:
- 在线平台分流传统业务:2025 年在线留学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300 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 25%。例如,留学云通过 “零中介费 + 增值服务” 模式,2025 年用户量增长 217%,分流了约 10% 的传统中介客户。
- 服务流程数字化:AI 文书润色系统将人工耗时缩短 72%,区块链技术使学历认证成本降低 45%,VR 校园参观覆盖 83% TOP100 院校,显著提升服务附加值。头部机构通过技术应用,将人均服务客户数从 2020 年的 30 人提升至 2025 年的 60 人,人力成本占比从 40% 降至 25%。
四、地域差异显著,一线城市与新兴市场分化明显
- 一线城市收入集中度高:
-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介机构密度达每万人 1.7 家,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的 0.8 家,对应区域留学咨询量占全国 53%。例如,上海、北京的头部机构单店年收入可达 2000-5000 万元,顾问年薪普遍在 20-50 万元。
- 高端服务需求旺盛,家庭年收入 50 万以上群体选择高端定制服务的比例升至 39%,客单价达 15-30 万元。
- 二三线城市竞争激烈:
- 济宁、洛阳等城市的中小中介平均月薪为 4.5-8K,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5.5%。由于市场容量有限,机构多采用低价策略(服务费 1-3 万元),利润率不足 10%。
- 区域性机构通过差异化服务(如艺术留学、低龄留学)维持生存。例如,济宁启明星留学顾问中心通过 “精准匹配 + 个性化文书”,在本地市场占据 15% 份额。
- 新兴留学市场机遇:
- 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留学目的地咨询量年均增速达 25%,2025 年占比首次突破 18%。布局该领域的中介机构(如艾迪国际)通过本地化服务网络,利润率较传统业务高出 15-20 个百分点。
五、未来趋势: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服务的转型
- 收入增长动能切换:
- 传统申请服务收入占比将进一步下降至 35%,而背景提升、留学后服务(如就业指导、移民咨询)贡献的收入占比将升至 45%。
- 技术驱动的增值服务(如 AI 选校、虚拟校园考察)成为新增长点,预计 2025 年相关收入占比达 20%。
- 行业洗牌加速:
- 头部机构通过并购区域性中介实现网络扩张,2024 年新东方、启德等合计新增 87 个线下服务网点。预计到 2030 年,行业前 10 名企业市占率将从 2024 年的 41% 提升至 60%。
- 中小机构淘汰率可能高达 30%,幸存者需通过垂直领域深耕(如艺术留学、STEM 专业申请)或线上化转型(如 DIY 申请指导)维持生存。
结论
2025 年留学中介行业整体收入保持增长,但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头部机构凭借资源、技术和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收入水平较高(顾问年薪 20-50 万元,机构利润率 25%-35%);中小机构则面临价格战、合规成本和人才流失的多重压力,收入增长乏力(顾问年薪 5-15 万元,机构利润率不足 10%)。对于从业者而言,选择头部企业或深耕细分领域(如新兴市场、背景提升)是获取高收入的关键;对于投资者,技术驱动型企业(如 AI 选校平台)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本地化服务网络更具投资价值。未来五年,行业将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服务的转型,合规化、数字化和专业化将成为生存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