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是否可以 “不用外语留学” 取决于具体的留学目标国家、院校、专业以及授课语言的选择。以下是详细分析,帮助你理解不同情况下的可能性:
一、完全不用任何外语留学?几乎不可能
留学的本质是前往非母语国家学习,教学语言和生活环境通常需要使用当地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如英语)。即使是选择中文授课的项目(如中国香港、澳门的部分专业,或中国大陆针对国际学生的中文课程),也需要具备基础的中文能力(如 HSK 考试成绩),因此仍需掌握目标语言。
二、“不用当地语言” 留学?可能,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若你的 “不用外语” 指的是不学习留学国家的本土语言,但使用英语等国际语言作为授课语言,则存在可行性,常见于以下情况:
1. 选择英语授课项目(无论目的地是否为英语国家)
- 英语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必须掌握英语(需提供托福 / 雅思 / GRE 等成绩),否则无法满足入学要求和日常交流。 - 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授课项目:
许多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挪威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提供大量英语授课的本科 / 硕士项目,无需掌握当地语言即可入学(但可能建议学习基础生活用语以方便日常)。
例如:荷兰 90% 的硕士项目用英语授课,入学仅需英语成绩;德国 APS 审核通过后,部分院校接受纯英语申请。
2. 小语种国家的 “双轨制” 项目
部分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高校设有英语授课项目,尤其是商科、工程等热门专业,允许学生用英语完成学业,无需精通法语 / 意大利语 / 西班牙语,但签证时可能要求简单的语言证明(如 A1 水平)。
3. 留学阶段的影响
- 本科阶段:非英语国家的本科项目通常以本土语言为主(如德国本科德语授课占比超 80%),英语项目较少;
- 硕士 / 博士阶段:国际生比例高,英语项目更普遍,尤其是研究型专业(如 STEM、商科、社科)。
三、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
- 签证与生活语言要求
即使课程用英语,部分国家(如德国、法国)的学生签证可能要求提供基础语言证明(如证明具备 A1/A2 水平),以证明你能应对日常生活。 - 融入难度
若完全不学当地语言,在非英语国家生活(如就医、租房、社交)可能会遇到障碍,尤其是小众城市或英语普及度低的地区。 - 院校与专业限制
英语授课项目虽多,但顶尖院校的热门专业(如德国 TU9 的机械工程、荷兰 U 类大学的商科)竞争激烈,仍需优异的英语成绩(如雅思 7.0+)和学术背景。
四、总结:“不用外语” 留学的可行性
- 完全不用任何外语? ❌ 不可行,至少需掌握教学语言(英语或其他)。
- 不用当地语言,用英语留学? ✅ 可行,需满足:
① 选择英语授课项目(覆盖多数非英语国家的硕博阶段及部分本科);
② 具备英语能力证明(如雅思 / 托福);
③ 接受生活中可能需要基础当地语言的辅助。
若你的目标是 “减少外语学习压力”,建议优先考虑英语授课项目或英语国家,同时根据目的地的生活需求,适当学习基础日常用语,以提升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