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泰国留学中介市场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警惕以下常见陷阱及新趋势:
一、核心风险与典型案例
- 虚假宣传与学历造假
部分中介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夸大学校排名(如将私立院校包装成 “泰国藤校”)吸引学生。例如,2024 年北京某中介以 “6 个月快速获取泰国硕士学历” 为由收取 20 万元,最终因合同无效被法院判决退款。2025 年类似 “短学制” 陷阱可能继续存在,尤其是针对中文授课项目,需警惕 “无需出国”“保录取” 等话术。
- 高额收费与退费纠纷
中介常以 “学费代缴”“服务费” 名义收取远超市场价的费用。例如,福州如译翻译公司 2024 年因截留学费、拖延退费被合作院校终止合作。2025 年新政要求资金证明需覆盖 12 个月定期存款,部分中介可能借机增加 “保证金” 或 “加急费”,却未明确退费条款。
- 签证违规与监管风险
泰国移民局 2025 年加强对 “挂学签搞副业” 的打击,严查工程类学生考勤及频繁变更住址的行为。部分中介可能协助学生以语言学校或短期课程名义申请签证,实际安排非法工作,导致签证被取消或驱逐。
- 跨境诈骗与安全隐患
针对留学生的电信诈骗、包裹诈骗等持续高发。例如,2024 年留学生被诱骗拍摄 “绑架视频” 勒索 300 万元的案例,提示中介需加强学生安全指导。此外,部分中介推荐的 “低价换汇”“兼职机会” 可能涉及洗钱或传销。
二、2025 年新趋势与政策影响
- 签证电子化与材料审核趋严
2025 年泰国全面推行电子签证系统,要求生物识别信息采集及双认证文件。部分中介可能因流程不熟悉导致材料缺失或延误,甚至伪造文件(如虚假存款证明)。
- 语言要求分级与专业选择陷阱
新政对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提出泰语或英语能力要求,但中介可能推荐 “零语言要求” 的中文项目,这类项目常因未备案导致学历认证失败。例如,泰国教育部门多次警告中文授课项目存在教学质量不达标、学费虚高问题。
- 就业与移民政策调整
持 “教育 Plus 签证” 的留学生毕业后可申请 1 年居留,但中介可能夸大就业机会,推荐与产业需求脱节的专业(如 “区块链”“人工智能” 等热门但师资不足的项目)。
三、避坑指南与应对策略
- 资质核验与信息验证
- 官方渠道查询:通过中国教育部 “涉外监管信息网” 或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OHEC)官网核实中介资质及合作院校合法性。
- 直接联系校方:避免通过中介提供的 “中文官网” 或 “代理” 咨询,应访问学校国际招生部门官网或邮件确认项目细节。
- 合同细节与费用管理
- 明确条款:合同需注明服务内容(如申请院校数量、签证协助)、退费条件(如拒签后退还比例)及违约责任。
- 对公转账:避免向个人账户支付费用,要求中介提供发票或收据。
- 警惕分期陷阱:部分中介以 “零首付” 吸引学生,后续通过高息贷款或虚假合同牟利。
- 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
- 防诈骗培训:关注中国驻泰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透露个人信息。
- 合规就业:实习需通过学校官方渠道申请,避免 “挂学签” 兼职。
- 学历认证:入学前确认项目是否在泰国教育部门备案,并咨询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认证要求。
四、官方资源与维权途径
- 投诉渠道:
-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www.cscse.edu.cn)
- 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www.ohec.go.th)
- 泰国移民局(www.immigration.go.th)
- 法律途径:
- 若遭遇诈骗,可向泰国当地警方报案(电话:191)或联系中国驻泰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66-2-245-7010)。
- 国内可通过 12315 平台或法院起诉中介。
总结
2025 年泰国留学中介市场在政策收紧与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仍存在虚假宣传、高额收费、签证违规等风险。学生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签订详细合同,并保持警惕。选择正规中介(如教育部认证机构)、直接对接院校、关注政策动态是规避风险的关键。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避免经济与学业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