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在中国的留学生整体安全状况较为稳定,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与应对建议:
一、社会安全与犯罪风险
中国的整体治安状况在全球范围内属于较好水平。根据 2024 年法治蓝皮书数据,中国严重刑事犯罪率持续下降,重刑率同比下降 0.94%,社会环境总体平安稳定。但留学生需关注以下风险:
- 电信诈骗: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留学生被骗案件同比激增 210%,单笔最高损失达 587 万元。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杀猪盘” 等,需警惕陌生人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
- 校园冲突:部分高校存在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矛盾,如江西理工大学健身房冲突事件。建议避免单独进入人员密集且管理薄弱的场所,遇到纠纷及时报警并联系学校国际交流部门。
- 个人财物安全:尽管整体犯罪率低,但留学生需注意保管贵重物品,避免在公共场所显露财物,尤其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大的区域。
二、政策与法律环境
- 签证与居留:留学生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按时办理签证延期或居留许可。2025 年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但学习类签证仍需提前申请,避免逾期居留。
- 校园管理:高校普遍加强校园安全措施,如广东省教育厅部署的 “隐患排查治理年” 行动,中北大学在 “五一” 期间强化校园巡逻。留学生应关注学校发布的安全通知,参与安全教育活动。
- 法律纠纷处理:若遇到法律问题,可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例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定期发布安全提醒,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
三、社会文化适应
- 社会态度:中国社会对外国人的态度总体友好,但存在个别极端案例,如成都女孩辱骂外籍人士事件。建议留学生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避免参与敏感话题讨论。
- 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建议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基础中文,了解中国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
- 心理健康:留学压力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教育部提醒留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可通过 “平安留学健心房” 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寻求帮助。
四、突发事件应对
- 自然灾害:中国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了信息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留学生应关注当地预警信息,熟悉学校的应急疏散路线。
- 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需遵守健康监测和隔离要求。2025 年入境政策进一步优化,但仍需关注最新健康申报规定。
- 紧急求助:遇到危险时,可拨打全国统一报警电话 110,或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外交部 “中国领事” APP 提供海外公民登记功能,便于及时获取领事保护。
五、留学安全建议
- 提高防范意识:
- 不轻信陌生人,避免参与非法活动。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护照、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 定期与家人保持联系,告知行程安排。
- 选择安全住宿:
- 优先选择校内宿舍或有资质的校外公寓,避免单独居住偏远地区。
- 检查房屋安全设施,如门锁、消防设备等。
- 遵守法律法规:
- 了解中国法律,避免因文化差异触犯法律。
- 驾驶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酒驾、超速等行为。
- 关注政策动态:
- 定期查看教育部、学校及驻外使领馆发布的安全提醒。
- 及时更新签证和居留许可,避免因政策变化影响合法身份。
六、总结
2025 年在中国的留学生整体安全有保障,但需警惕电信诈骗、校园冲突等风险。中国政府和高校通过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提升应急能力等措施,为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留学生自身应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适应文化差异,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确保留学期间的安全与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