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发布的最新政策,公费留学(国家公派项目)原则上必须签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这一要求覆盖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级研究学者 / 访问学者 / 博士后项目、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等主流公派类别,具体规定如下:
一、签约的必要性与核心内容
- 法律约束性
所有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包括攻读学位、联合培养、访问学者等)在派出前均需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书面协议。协议明确规定:
- 回国服务义务:学成后需回国工作至少 2 年,服务期从入境之日起计算。
- 违约责任:若未履行服务期或违反协议条款,需按比例退还资助款项(含学费、生活费、旅费等),并可能被列入信用记录。
- 资金监管:部分项目要求办理专用银行卡,确保资助资金用于规定用途。
- 项目全覆盖
- 研究生项目:如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无论是攻读博士学位还是联合培养,均需签约。例如,重庆大学明确要求应届本科生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时必须签订协议。
- 访问学者 / 博士后: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同样需签约,协议中明确留学期限与服务期的衔接。
- 国际组织项目: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JPO 项目,除与国际组织签订工作合同外,还需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协议,明确服务期和违约条款。
二、特殊情况与豁免可能性
- 不可抗力因素
若因健康问题、家庭重大变故等不可抗拒原因无法履行协议,需提前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批后可部分或全部豁免违约责任。例如,联合培养博士生因导师变动需调整留学计划,需通过所在单位申请变更。
- 政策例外
- 短期项目:部分短期交流(如 3 个月以下)或特定合作项目(如中俄互换奖学金)可能简化协议流程,但仍需提交《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作为履约依据。
- 国际组织实习:若已与国际组织签订长期合同(如正式职员),服务期要求可能调整,但需单独申请豁免。
三、签约流程与注意事项
- 签约时间
协议签署通常在录取后、派出前完成。例如,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要求在获得录取通知后 30 天内完成签约。
- 材料准备
- 需提交《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一式三份)、身份证、录取文件等。
- 部分项目(如博士后)需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单位推荐信等附加材料。
- 法律风险
- 违约可能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影响未来申请国家公派项目或其他政府资助。
- 若因特殊原因需延期派出或变更留学计划,需提前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将视为违约。
四、政策依据与官方建议
- 权威文件
- 《2025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指南》明确规定 “签约派出、违约赔偿” 原则。
- 国家留学网(www.csc.edu.cn)公布的项目常见问题解答中,多次强调协议的强制性。
- 咨询渠道
- 国家留学基金委:可通过官网 “联系我们” 栏目提交咨询,或拨打服务热线 010-66093900。
- 地方受理单位:如安徽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厅等,负责审核材料并解答地方政策疑问。
总结
2025 年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普遍要求签订协议,以确保留学人员履行回国服务义务。若有特殊情况需豁免或调整,需提前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沟通并提交正式申请。建议申请人在准备材料时,务必仔细阅读项目指南,并咨询所在单位或地方受理机构,避免因流程疏漏影响派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