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2025 年留学生在数学作业、论文或报告中的格式规范,结合国际学术通用标准和常见要求,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基础格式规范
1. 文档整体设置
- 字体:正文通常使用 Times New Roman 12 号字(或学校指定字体),数学公式中的变量用斜体(如 yf),常数、运算符、函数名用正体(如 π)。
- 行距:1.5 倍行距(作业)或双倍行距(论文),段落首行缩进 4-5 个字符(或按学校模板)。
- 页边距:上下左右各 1 英寸(2.54cm),确保公式和图表不溢出页面。
2. 结构框架
- 标题层级:
- 主标题(居中,加粗,14-16 号字)
- 一级标题(左对齐,加粗,12-14 号字,如 “1. Introduction”)
- 二级标题(缩进,如 “1.1 Problem Statement”)
- 逻辑顺序:按 “问题陈述→分析过程→推导 / 证明→结论” 展开,复杂论文可加入文献综述、方法对比等。
二、数学内容的专业表达
1. 公式与符号
- 公式排版:
- 重要公式单独成段,居中对齐并编号(如 E (1)),编号右对齐。
- 公式中换行使用
\\
,对齐用&
(推荐用 LaTeX 的equation
或align
环境)。
- 符号规范:
- 向量用加粗斜体(如 v)或上方箭头(如 v),矩阵用大写加粗(如 )。
- 集合、区间用花体或大写字母(如 S),元素属于关系用 ,不属于用 。
2. 证明与推导
- 证明结构:
- 开头用 “Proof.” 或 “Proof.”,结尾用 “□”(QED 符号)或 “”。
- 分步骤推导时,用 “Step 1: ...; Step 2: ...” 或编号(1)、(2)清晰区分。
- 定理 / 引理标注:
- 首次出现时明确说明(如 “By Theorem 2.1 in [1], we have ...”),保持编号连贯(如 Theorem 1.1, Lemma 1.2)。
3. 图表与示例
- 图表要求:
- 图(Figure)和表(Table)需有编号和标题(如 “Fig. 1. Function Graph”),位于相关段落附近。
- 坐标轴标注清晰(如 “x-axis: Time (s), y-axis: Velocity (m/s)”)。
- 示例展示:
- 例题用 “Example 1” 开头,解答过程分步骤书写,关键结论加粗或斜体(如 “Result: ”)。
三、引用与参考文献
1. 文中引用
- 引用定理、公式或他人结论时,用作者年份制(如 Smith (2020) 指出...)或编号制(如 [3] 中定理 4.5)。
- 直接引用公式时,注明来源(如 “as shown in Eq. (2) of [1]”)。
2. 参考文献格式
- 书籍:plaintext
[1] Author A, Author B. Title of Book (3rd ed.) [M]. Publisher, Year: 100-150.
- 期刊论文:plaintext
[2] Author C, Author D. Title of Article [J]. Journal Name, Year, Volume(Issue): 45-60.
- 数学专用资源:如 ArXiv 预印本、教材章节,需注明具体章节或 URL(如 “Chapter 2.3 in Apostol's Mathematical Analysis”)。
四、学校 / 学科特殊要求
- 查阅课程大纲或指南:
- 部分学校可能提供 LaTeX 模板(.cls 文件),或要求使用特定编辑器(如 Overleaf),需严格遵循。
- 注意是否区分 “Homework” 和 “Research Paper” 的格式(如作业可简化标题层级,但证明必须完整)。
- 语言表达:
- 避免口语化,使用学术化表达(如 “we can see that” 改为 “it follows that”)。
- 中英文混杂时,确保专业术语准确(如 “导数” 对应 “derivative”,“矩阵” 对应 “matrix”)。
五、工具推荐
- 排版工具:LaTeX(强烈推荐,支持复杂公式和自动编号)、Microsoft Word(使用 “公式编辑器” 或 MathType 插件)。
- 检查工具:Grammarly(语言润色)、Overleaf(在线协作与格式校验)。
- 符号表:保存常用 LaTeX 符号速查表(如希腊字母、运算符、箭头等),提高效率。
六、常见错误规避
- 符号混淆:区分 (斜体,变量)和 (正体,单位或常数),避免滥用 “∵”“∴”(国际写作中多用 “since”“thus”)。
- 逻辑断层:证明中每一步需注明依据(如 “By the Cauchy-Schwarz inequality”),避免跳步。
- 格式混乱:公式编号不重复,图表与正文交叉引用时核对编号(如 “见图 3” 对应实际 Fig. 3)。
总结
数学格式的核心是清晰、严谨、规范。建议先参考目标学校的往年优秀作业 / 论文,或直接咨询教授 / TA 获取具体要求,再结合国际通用标准调整。使用专业工具(如 LaTeX)可大幅提升排版质量,同时注重逻辑推导的完整性,确保学术表达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