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与留学中介签订合同,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处理:
收集证据
- 沟通记录:保存与留学中介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短信、邮件等,其中若有关于服务内容、费用、申请学校、时间节点等方面的约定或承诺,都可作为重要证据。
- 转账记录:支付留学中介费用的转账记录,能证明双方存在经济往来,以及支付的金额和时间等信息。
-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人,如同学、朋友等,了解你与留学中介之间的协商过程或相关约定,他们的证人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据。
- 服务记录:若留学中介已经提供了部分服务,如发送的申请材料草稿、修改意见等,这些记录也能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服务关系。
与中介协商
- 补签合同:主动与留学中介沟通,说明没有合同可能会给双方带来的风险和不便,要求补签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费用、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 明确约定:若补签合同有困难,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如邮件、短信等,与中介确认之前口头约定的内容,让中介以书面形式回复确认,以此作为双方约定的依据。
寻求第三方介入
- 向行业协会投诉:可向留学中介所属的行业协会投诉,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行业协会会对会员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若中介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对中介进行调解。
- 向监管部门反映:向当地的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反映情况,请求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督促中介解决问题。
法律途径
- 咨询律师:向专业的律师咨询,律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评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和胜诉几率,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 提起诉讼:若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问题,且损失较大,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判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要求中介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