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就业方面表现出色,以下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详细分析: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实力
- 历史沿革:始建于1949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还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之一,吉林省品牌专业和吉林省高水平优势特色A类专业,原电力工业部重点专业。
- 学科认证及评估:2019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证;并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B级评价(国内高校中属于中上水平),且在随后的第五轮评估中有所提升。此外,它还是全球ESI评估中学科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
- 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学科于1981年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
-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具备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等工作。
- 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核心课程以及电子工艺实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等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就业单位与岗位
- 电网公司: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冀北电网)、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各省市电力公司等,这是毕业生最主要的去向之一。在这些单位,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东三省电网公司是毕业生的首选,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录取的该校毕业生人数较多。这既得益于学校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深厚底蕴,也与学校毕业生在电力系统中的良好口碑密不可分。
- 发电集团:如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及其他地方性发电企业也是重要的就业方向。在这里,毕业生可以参与发电厂的生产运营和技术改造工作。
-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部分优秀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 其他相关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新能源公司等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改革深化,这些企业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四、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 高就业率:根据统计数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稳定在95%以上,且每年有近4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
- 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可以在传统电力系统领域发挥专长,还可以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新兴领域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凭借其强大的学科建设实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