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挂过科仍然是可以留学的,不过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下从不同方面为你解读:
挂科情况的影响
- 挂科科目:如果挂的是非核心课程,如体育、毛概等,影响相对较小。若是专业核心课程挂科,特别是申请本科相关专业时,学校可能会质疑你的专业能力。
- 挂科次数:只挂了一门或极少数几门课程,且补考后分数不错,影响通常不大。若挂了很多门课程,或补考后分数也很低,严重影响总GPA,会让申请难度大增。
- 成绩单显示:若补考后成绩覆盖原来的成绩,或成绩单不体现补考,对申请有利。若成绩单会标明补考,或者补考后只按60分算,学校就容易发现挂科情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国家地区留学对挂科的态度
- 英国:除了顶尖院校外,大部分学校会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挂科后可以通过刷分、让教务处做成绩单特殊化处理、在文书中扬长避短或请导师在推荐信中适当说明等方式来补救。
- 美国:一般来说,申请时不允许有挂科情况,需补考通过后才能提交申请。若错过正常补考时间,可能会耽误申请时间。不过,美国院校也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其他方面,如标准化考试成绩、个人陈述、推荐信等。
-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如果挂科科目未出现在成绩单上,或申请的学校要求不高,挂科对申请影响较小。
- 日本:通常要求申请者GPA达到3.0以上,核心课程必须及格。学校会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挂科可能会让学校认为学习态度不认真,影响申请。
挂科后的补救措施
- 补考与重修:争取在补考中取得高分。如果学校允许重修且重修成绩能覆盖原成绩,可选择重修。
- 提升其他方面竞争力:刷高语言成绩;参加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实习、竞赛等,丰富实践经历;在个人陈述中合理说明挂科原因,并突出自己的优势、学习能力和改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