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退费怎么判决

2025-03-06 21:40:25  阅读 11 次 评论 0 条

留学不退费的判决通常会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合同约定

  • 明确退费条款: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功申请到约定学校、未提供约定服务等)应退还全部或部分费用,且学生或家长能够证明这些情况确实发生,法院一般会支持按照合同约定退费。如在一些“保录”套餐合同中约定,未被特定排名的大学录取就退还全部培训服务费,若学生未被录取,法院通常会判决机构退费。
  • 格式条款问题:如果合同中的退费条款存在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机构责任、加重学生责任、限制学生主要权利的“霸王条款”,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学生可主张该条款无效。

事实履行情况
  • 机构违约
    • 服务未提供或未达标:若机构未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如未帮助学生申请约定数量或质量的学校、未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等,法院会认定机构违约,判决其退费。比如留学中介遗漏了合同中约定的重点学校申请,影响学生申请结果,法院通常会支持学生的退费诉求。
    • 虚假宣传或承诺:机构在招生时进行虚假宣传,如承诺可获得特定认证的学位,但实际无法兑现,像承诺不用出国通过“远程方式”取得可认证学位,但最终无法完成认证,法院会判决机构承担责任,退还相关费用。

  • 学生违约:如果是学生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如因个人原因中途放弃留学申请,且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则可能需要按照合同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机构可能会扣除部分费用后退还剩余款项。若合同无明确约定,法院会根据公平原则和实际情况,酌情判定退费金额。

证据情况
  • 证据充分性:学生或家长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留学合同、付款凭证、与机构的沟通记录、机构的宣传资料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双方的合同关系、费用支付情况以及机构的违约事实等。若证据不足,可能会面临败诉风险。
  • 举证责任分配: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例如机构声称学生不配合导致无法履行合同,就需要机构提供相应证据,否则法院不予采信。

法律依据
法院判决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等规定,是判断双方责任和判决退费的重要依据。
从常见的判决结果来看,如果机构存在明显违约行为,导致学生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法院一般会判决机构全额或大部分退还费用,有时还会要求机构支付相应利息或赔偿学生的其他损失,如案例中小刘与留学中介的服务合同纠纷,因中介未履行合同义务,法院判决其退还费用。若双方都有一定责任,或机构已提供部分服务,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酌定机构退还一定比例的费用,如赵某与李某的留学服务纠纷案,法院酌定李某退还赵某部分课时费和留学中介费。

本文地址:http://www.xaxcetx.cn/post/c492004B3B0b.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