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学回国就业不能简单地用“差”或“不差”来评判,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具体情况如下:
积极方面
- 政策支持力度大: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留学回国毕业生按规定享受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招聘(录)条件。留学人才还可以专利、科研成果、专有技术等回国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可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等。
- 特定行业需求旺盛:高科技/互联网、金融服务及保险、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留学生需求较大。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岗位,看重留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金融领域,基金/证券/期货等岗位也因专业匹配度高而青睐留学生。
- 独特优势受重视:留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优势,在企业出海招聘的管培生、海外市场、海外销售等职位上有独特竞争力。留学经历还能锻炼实操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等,符合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 考公考编机会增多:多地公务员选调接受留学生报名,如北京“优培计划”和上海选调生招聘,都为符合条件的海外留学生提供了进入体制内的机会。
挑战方面
- 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留学人数增多,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数量庞大,同时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增加,整体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如一年制英硕数量增多,在就业时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 信息存在差异:回国求职存在“信息时差”,部分留学生对国内就业市场的行业动态、企业需求、招聘流程等了解不足,可能错过一些机会。
- 企业要求提高: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要求提高,不仅仅看重海外学历。一些留学生可能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在求职中不占优势。
- HR认知存偏差:部分HR对国外教育体系和学校了解有限,可能对留学生的学历和能力存在认知偏差,影响留学生的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