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读去德国留学有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申请条件方面
- 学历要求限制:211工程院校学生至少修满1个学期才有德国大学直接入学资格;非211院校学生则至少修满3个学期才有直接入学资格。普通大学读1-2个学期的学生需要先读预科,通过结业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这对于想尽快进入德国大学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多了预科这一环节,增加了时间和精力成本。
- 语言要求较高:如果选择德语授课项目,一般需要有800小时以上的德语学习时间证明,并要通过TestDaF或DSH等考试。德福考试一般要考到TND4才能申请大部分专业,文科类专业可能要求TND5。若申请英语授课项目,也需要提供雅思、托福等语言成绩,比如雅思一般要求6.5分以上,部分名校或专业要求7分甚至更高。
- 经济要求有压力:需要提供经济担保证明,比如在德国银行账户上存有一学年至少为7020欧元的自保金。此外,还需考虑每年的生活费、保险费等,大约在10万人民币左右。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凑齐这些费用有一定压力。
申请流程方面
- 材料准备繁琐:需要准备护照、学历证书及其公证件、APS证书、银行存款证明、保险证明等一系列材料,且很多材料需要公证、认证等手续,过程较为繁琐。
- 信息获取与申请复杂:德国高校的申请信息一般在官网发布,且多为德语,阅读和理解这些信息对语言能力有要求,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汉化网站的错误信息。申请过程中还可能需要与学校沟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都是考验。
学习生活方面
- 学业压力较大:德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严谨,考试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有大量的论文和项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很多专业考试一年只有两次机会,有的还需要提前几个月注册抢考位。
- 生活文化适应难:需要自己处理找房子、洗衣做饭等生活事务,德国的生活成本较高,在生活费用上是个不小的开支。同时,还需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克服孤独感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这对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要求较高。